推进“四个三”·我们这样干丨推动“三大转化”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 发布时间:2024-02-20
  • 浏览数:3200

编者按

“四个三”工作布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的“任务书”“施工图”。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2024年是深入推进“四个三”工作布局的突破之年。本报今起推出“突破之年 突破之为——推进‘四个三’·我们这样干”专栏,采访园区、单位、企业负责人和员工、基层干群等相关人员,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结合自身实际,畅谈突破之年如何干,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深入推进“四个三”工作布局取得更大突破,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踏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如何更加扎实推动“三大转化”,在发挥机遇优势、提升发展实力上实干争先,努力创造盐城精彩?我市广大干部群众聚焦把握战略机遇、加快产业发展、壮大海洋经济等方面,畅谈新年展望,纷纷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要求,坚定信心、苦干实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增光添彩。

受访嘉宾

盐城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周正雄

常州盐城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姚勇

滨海港工业园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姚士界

建湖县塘河街道办事处主任 杨林林

江苏天能海洋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如前

记者讲述

追风赶月 盐城发展热辣滚烫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项目建设奋战正酣、车间生产按下快进键、招商引资马不停蹄……眼下,盐阜大地紧跟春天的脚步,以“拼”的精神、“实”的干劲、“敢”的担当,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把产业方略转化为强市支撑、把关键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在长三角中心区城市中奋力争先,在江苏沿海发展中勇当排头,在对内对外开放中争做枢纽,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顺势而为,方能致远。目前,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多重国家战略的政策效应在盐城释放,为盐城提供了最大红利。盐城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切实找准连接点、融入点、突破点,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在更大范围内深度融合,构建更加紧密的区域创新共同体和产业发展共同体,努力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全力把叠加的战略机遇转化为全新的“盐城坐标”“盐城价值”,让定位变成地位、让蓝图成为现实。

常州盐城工业园区在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建设中被定位为“智造之核”。2021年以来,园区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着力提升产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水平。2023年,园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个,完成营业总收入139.7亿元。

如何把产业方略转化为强市支撑?只有坚定不移把工业作为立市之基、强市之本,才能让盐城现代化发展的筋骨更加强健、支撑更加坚实。2月18日,龙年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市委市政府将“新春第一会”落子工业经济,充分展现了我市大抓工业、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鲜明导向,彰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坚定决心。

去年,东台晶澳科技基地首件高效能光伏组件百日下线,创造了让业内惊叹的“东台速度”,让越来越多的重大项目看好盐城、扎根盐城。盐城也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广拓“朋友圈”,与企业一道抢订单、寻机遇,助力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和工业经济发展“加速跑”。据悉,2024年,盐城共有31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年度计划投资432亿元,分别列全省第6位、第2位。

盐城未来发展,潜力在沿海,出路在开放。去年7月,盐城港口岸响水港区和射阳港区通过国家验收。至此,盐城港“一港四区”全部正式对外开放。我市实现了海运口岸南北开放全贯通,迎来了海运口岸发展的高速增长期。

面对江苏新一轮沿海发展的政策利好,盐城积极抢抓江苏沿海发展机遇,发挥“滩、港、渔、景、能”等独特优势,实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力突破船舶和海工装备等临港产业,努力成为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创新转化、功能拓展的最佳板块。同时,把目光投向更遥远的海外,全力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一体发展“公铁水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全产业链开放创新,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贡献更多盐城作为。国际化、世界级,已然成为盐城的鲜明气质。

奋进心声

开春就是开工  开工就要实干

周正雄:

我们将积极抢抓淮河入海水道改航道重大工程实施契机,锚定“全国公铁河海联动示范区”建设目标,加快淮河流域战略布点,加快双向开放航线布局,加快多式联运体系建设,全面构建“公铁河海”联运新格局。充分释放港口大进大出功能,策应“水运江苏”建设,重点加快盐城港滨海港区20万吨级航道、盐城港射阳港区5万吨级航道、盐城港大丰港区综合物流基地等工程建设,盐城港响水港区5万吨级航道整治工程竣工投用,着力强化河海联运节点的转运能力,全面提升港口服务能级。一体化统筹推进绿色、生态、智慧、平安、美丽“五新示范港”建设,全面增强港口辐射带动能力,做大“港口+”链式服务,大力发展“中欧班列+海外仓”“跨境电商+产业带”等新型业务模式,实现港、产、城联动发展,让“港口流量”变区域“经济增量”,奋力在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创特色、展亮点、多贡献、争一流。

姚勇:

新的一年,园区将聚焦项目,强化招商力量,力争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超过15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超7个,努力形成“天天抓项目、月月上项目、年年成项目”的良好局面;聚力创新,持续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加大科创飞地和科创中心的平台建设,加强科创企业孵化培育,做优孵化园孵化、科创园加速、生产区产业化的产业培育发展链;提升配套,加快完善功能布局,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筹备建设融合常州、盐城和上海元素的“常州街”项目,不断提升园区城市品质能级,推动南北合作共建跃上新的高度;深入融合,主动服务大局,拓展产业转移渠道,设法加快推进常州产业梯度转移进度,探索产业链创新链跨界融合新路径,推动园区高质量建设发展再上台阶,为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建设“三年大变化”蓄势赋能。

姚士界:

新的一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海洋产业集聚,依托总投资超300亿元的中船一体化基地项目,发展船舶设计、LNG船、豪华游轮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船舶制造、改装、维修及配套产业,加速培育海洋经济潜力产业。推动国电投火电扩建、中海油国信LNG二期加快建设,开展445万千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总容量22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的前期工作,打造国家级综合能源基地。启动建设盐城港滨海港区20万吨级航道一期及防波堤二期、风电专用大件码头、LNG码头二号泊位等重点工程,为发展海洋产业增添新动能。

杨林林:

作为招商战线的工作人员,我们将增强目标意识,围绕建湖3大主导产业和6条重点产业链,对照“三图三清单”,瞄准产业链龙头企业、“三类500强企业”“国字号”“央字头”及上市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提高招商精准度。树立知耻后勇意识,充分利用驻点招商、全员招商、乡贤能人、以商引商、产业基金、中介机构等手段和渠道,不放过任何一条招商线索,不忽视任何一个招商对象,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扩大项目信息库。树立自我提升意识,坚持学习不放松,不断更新知识面,练就过硬基本功,在实战过程中不断提升对项目的研判甄别能力,增强招商硬本领。树立乐于奉献意识,在驻点区域,扎下根、沉下身、稳下心,一家家企业跑、一个个项目盯,以时间保数量、以数量求质量,激发招商原动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赋能添彩。

张如前:

我们将以更加扎实的举措,做大做强企业,夯实一流海工制造业的根基。一是全力做好二期技改扩能项目。二期技改项目增产后,江苏天能的年产能提升到20万吨,即年可制造:海上风电单桩10万吨,海陆风电塔筒5万吨,油气管导管架5万吨。二是全力争取海外出口项目。12月底前,随着二期技改项目的竣工投产,我们将把盐城响水海工基地打造成天能重工海外出口的主战场,实现更多原产地盐城的海工重件走出国门。三是加大科技创新。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力支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努力在导管架和深远海漂浮式浮体等新产品的技术上形成突破,为海外市场的开发提供坚实支撑。同时,不断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为盐城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出天能贡献!

(来 源:登瀛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