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兴航年】理论:为什么开展经营兴航年?

  • 发布时间:2022-01-09
  • 浏览数:3339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将是港口航运业全面起势、蓬勃发展的一年。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全国、全省、全市掀起了新一轮沿海发展的热潮。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21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的贺信中指出:“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情况下,航运业为全球抗击疫情、促进贸易复苏、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克时艰,顺应绿色、低碳、智能航运业发展新趋势,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省党代会赋予了盐城“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光荣使命,市党代会赋予了盐城港“架起盐城走向世界海上大通道”的光荣使命。大势所趋、宏图已定,我们唯有因势而谋、顺势而上,才能不负时代、成就未来。

第一,从宏观形势来看,港航物流的行业利好前所未有。2021年,世界经济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环境下艰难前行,中国经济也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与此同时,港口航运业异军突起、一枝独秀,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的关键因素,也让海运价格长期保持在历史高位。航运物流业在后疫情时代迎来了六大转变和挑战:一是产业技术之变,体现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不断加速;二是发展路径之变,体现在行业竞争正在从“量”向“质”转变;三是货流格局之变,体现在区域贸易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四是经营策略之变,体现在国际贸易区域化、供应链就近化等特征使得部署灵活的中小船型在经营组合中更为活跃;五是应对需求之变,体现在供应链的“弹性”,即应对突发风险和中断的能力受到空前重视,全程服务加倍提速。六是经营空间之变,体现在内贸市场再受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内循环”,“新基建”投资将促进沿海运输保持快速增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港口落实防疫、经营两手抓、两手硬,实现了量效齐增、稳中提质,对煤炭、粮食等大宗物资的保供作用尤为明显。盐城港在其中也发挥出了可圈可点的作用,为此,省交通厅专门发了感谢信,充分肯定我们在粮食接卸输运攻坚战中发挥出的大进大出作用。根据海关数据,2021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5.3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比2019年同期增长24%,充分证明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港口航运作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中坚力量,必须趁势而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第二,从政策导向来看,沿海发展的战略机遇前所未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11年定调“稳中求进”,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着力寻求新的增长空间,给予新一轮政策支持。盐城港拥有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中韩(盐城)产业园等战略叠加机遇,上级党委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江苏沿海中部的发展。近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依托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打造盐城港作为中部通道,畅通面向淮河中上游地区的河海联动大通道,为我们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沿海经济发展,强调沿海是江苏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许昆林省长亲自推动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实施,强调所有交通基础设施要向港口导入。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关心支持盐城港发展,强调沿海高质量发展首先是沿海港口高质量发展,为我们改革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专门的政策和专题的会议纪要。形势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我们必须大干快上,将趋势转变成优势,将优势转变成胜势。

第三,从发展阶段来看,一体化整合的良好基础前所未有。一是从集团成立前的历史情况分析。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从2009年开始提出,上一轮的沿海发展主要完成了探索起步和基础设施投入工作,今天我们新阶段的沿海发展应该着眼于经济效益,通过聚焦于经营,充分发挥出港口资产的最大效益。二是从集团成立后的发展情况分析。我们确立2022年为“经营兴航年”和“改革攻坚年”,是在2021年“作风建设年”和“强基固本年”的基础之上提出的。正因为我们在2021年深入推进强基固本,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一体化整合的任务进展顺利、磨合不断深入、融合初具雏形,才使得2022年具备了全面开启“经营兴航”的基础条件。三是从集团2021年的经营情况分析。2021年集团各项经济数据实现稳中有进,集装箱等主营业务亮点突出,全年完成自营吞吐量突破1亿吨大关,同比增长62.38%;集装箱40万标箱,同比增长50%。尤其是集装箱量10年来首次突破了30万标箱的保本临界点,相对增量、增幅和增速都大大超出预期,交出了一份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成绩单。在这样的良好基础面前,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迎头赶上,在全国沿海54个港口和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中争得一席之地。